组分流经检测器时响应的连续信号产生的曲线。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正常色谱峰近似于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高斯gauss曲线)。不对称色谱峰有两种:前延峰(leading peak)和拖尾峰(tailing peak)。前者少见。
chromatographic peak 待测组分由色谱柱流出的后通过检测器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和微分曲线称为色谱峰,或简称峰。
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T)——T=,用以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也称为对称因子(symmetry factor)或不对称因子(asymmetry factor)。《中国药典》规定T应为0.95~1.05。T<0.95为前延峰,T>1.05为拖尾峰。
峰底——基线上峰的起点至终点的距离。
峰高(peak height,h)——峰的最高点至峰底的距离。
峰宽(peak width,W)——峰两侧拐点处所作两条切线与基线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W=4σ
半峰宽(peak width at half-height,Wh/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Wh/2=2.355σ
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σ)——正态分布曲线x=±1时(拐点)的峰宽之半。正常峰的拐点在峰高的0.607倍处。标准偏差的大小说明组分在流出色谱柱过程中的分散程度。σ小,分散程度小、极点浓度高、峰形瘦、柱效高;反之,σ大,峰形胖、柱效低。
峰面积(peak area,A)——峰与峰底所包围的面积。A=×σ×h=2.507 σ h=1.064 Wh/2 h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