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阿Q正传》写于1921年12月,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署名巴人。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因为鲁迅的越写越精彩,反响越来越强烈。很多人一开始的时候看头两章以为这是通俗小说嘛,没注意看。写到“优胜记略”的时候,议论就热烈起来了,很多人都猜:“这个巴人是谁啊?谁这么损啊?”“巴人是不是四川人或者重庆人?”还有的人说:“这写的阿Q到底是谁呢?”很多人都怀疑写的是自己。这个非常有意思,为什么说阿Q有代表性呢?就是很多人都觉得这是那个仇人在报复他,在害他。在《阿Q正传》发表后几年,《现代评论》上有一篇文章,作者叫高一涵(音),他说:“我记得当《阿Q正传》一段一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并且有一位朋友当我面说,昨日《阿Q正传》上某一段,仿佛就是骂他自己,因此便猜疑《阿Q正传》是某人作的。何以呢?因为只有某人知道他这一段私事。从此疑神疑鬼,凡是与登载《阿Q正传》的报纸有关系的投稿人,都所不免做了他所认为的《阿Q正传》的作者的嫌疑犯了。等到他打听出来《阿Q正传》的作者名姓的时候,他才知道他和作者素不相识,因此才恍然大悟,又逢人说明,说不是骂他。”
当《阿Q正传》用“巴人”笔名在北京晨报副镌发表时,有人在《小说月报》上表示对这篇文字的不满,他说阿Q不像真有其人,为的作者形容太过火了。沈雁冰(茅盾)便替他辩护道:阿Q有否其人我不知道,但阿Q确乎处处可以遇见,我好像同他面熟得很。呀!我明白了。原来中国人个个都有阿Q气质。阿Q其实是中国人的典型。沈氏又道:我们不断地在社会各方面遇见“阿Q相”的人物,我们有时自省,常常疑惑自己身体中也不免带有一些“阿Q相”的分子。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