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Shafrir)1空空导弹
研发单位:拉菲尔公司
研制时间:1959年
射程:近程导弹
技术数据
弹长:2.5米
弹径:0.15米
翼展:0.55米
弹重:93千克
射程:5千米
结构特点
该导弹采用非制冷的硫化铅红外探测器作为导引头,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
采用尾追攻击方式,靠识别飞机发动机的红外辐射信号控制导弹飞行目标;
蜻蜓-1导弹在外形上与AIM-9B响尾蛇基本一样,具有细长的圆柱形弹体,采用十字形鸭式弹翼布局。
研制历程
以色列空军从1950年后期启动空对空导弹计划;
在1959年以色列开始发展蜻蜓-1空对空导弹;
经历五年之后在1964年7月发展完成。
使用情况
蜻蜓-1只是以色列自行研制空空弹道的试验性装备,在1967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问的“六日战争”中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其实际生产和装备量不大。
1963年以色列在其基础上开始研制蜻蜓-2。蜻蜓-2使用双基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工作时I副约为5秒钟,有效射程5.5公里,最小射程600米,最大使用高度超过2万米。蜻蜓-2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其重量,外形尺寸和蜻蜓-1几乎完全一样。[1]
[1] 空空导弹 · 环球军事[引用日期2017-11-22]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